杭州有11个申遗点段标识标牌、界桩都装好了

发布时间:2013-9-19 10:03:01    浏览:2213

大运河申遗的步伐越来越快了。这个月底,大运河将要迎来国际专家的实地评估验收。杭州段作为其中重要一部分,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

  截至目前,大运河(杭州段)遗产区内的标识标牌、界桩安装已经就位,大运河杭州段遗产监测中心也已正式启用,沿线遗产点段的4个展示馆全面开放。

 

  中秋三条船上赏月路线可选择

  今年中秋,运河漕舫推出了中秋赏月专线,运河遗产专线,钱塘江夜游专线,赏月活动的时间将一直从9月19日持续到9月21日。

  其中运河十景之一的拱宸邀月格外显眼,也是本次活动的最亮点。中秋赏月专线晚上7点整,从武林门出发,一路品茶赏景;到7点半,在拱宸桥(土特产)码头停靠40分钟。大家可以在拱宸桥上俯瞰碧波流逝,船笛鸣唱,仰望夜空万里,明月高照。

  运河遗产专线也是从武林门码头出发,不过中途不停靠。大家可以徜徉夜运河,沿途享受世界顶级灯光大师罗杰·纳博尼带来的荣获国际“城市·人·光”大奖运河夜景盛宴,一路流经运河十景中的五景:“武林问渡”“富义留馀”“香积梵音”“桥西人家”以及“拱宸邀月”。

  钱塘江夜游专线从武林门出发,沿运河一路南下,至三堡船闸感受水涨船高和江河汇流。大家还可以在夜色中欣赏钱江新城、日月同辉、钱江龙、钱王射潮、钱江四桥等十里钱塘美景。

 

  遗产界桩与遗产标识已经落地

  中国大运河遗产界桩与遗产标识建设,是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一项基础工作,也是运河申遗迎检的“规定动作”。

  经过三个月的建设,目前大运河杭州段的遗产界桩与遗产标识已全面完成。现在大家走在运河边,如果仔细留神的话,应该可以看到界桩,尤其是在遗产区和缓冲区界线较为明显的拐角处。

  它们一般在河岸两侧成对设置,遗产区界桩通常每隔1千米至2千米会在遗产区边界设置1处,郊区的话一般设在离运河游步道5-10米的地方,像拱宸桥这样的遗产点的话,范围会扩大,会把整个遗产点都涵盖进去。缓冲区界桩设在遗产区界桩的更外围,通常按照每2千米至3千米缓冲区边界设置1处。

  标准界桩采用花岗石材,有深色、浅色之分,高1.2米,露出地面会有1米,还是很容易发现的。它的界桩顶部标有中英文“中国大运河”“THE GRAND CANAL OF CHINA”字样,斜边下部为大运河遗产标志位置。每个界桩顶部还刻有编号,由6位国标地级市行政区划代码与4位本市界桩编号构成,比如330100-B017。遗产区界桩编号以A开头,缓冲区界桩以B开头。

  小型界桩则采用不锈钢制作,主要设置在不方便埋设标准界桩的地方,例如界线经过广场、主干道等硬质铺装的地方,因为是片状的,如果不注意的话,可能很难发现。

  据了解,目前杭州已经全部完成对杭州境内的杭州塘、上塘河、中河、浙东运河等申遗河段遗产界线的测绘与界桩的埋设。界线测绘河段总长103.5公里,两岸遗产区、缓冲区界线总计432.5公里,共设置标准型遗产区界桩154个,标准型缓冲区界桩86个,小型遗产区界点126个,缓冲区界点62个。

 

  遗产点、段立起了标志碑

  除了界桩,运河边还新添了不少标志碑。

  比如,桥西历史街区土特产码头广场新设立了一块中国大运河遗产标识横式碑,广济桥、拱宸桥、富义仓、欢喜永宁桥、西兴过塘行、凤山水城门等遗产点、段各设立了一块遗产标志竖式碑。

  这些标志碑由碑身和碑座两部分组成。碑身选用花岗岩整石为材料,为了与周边历史环境相协调,尽量保留了石材的自然形态。

  位于桥西历史街区土特产码头广场的横式标志碑身长约4米,厚约0.6米,高约2.6米,净重达十六七吨。其他6块竖式标志碑身高约2.1米,长约0.8米,厚约0.25米,每块石碑净重约五吨左右。

  标志碑正面标有中英文“中国大运河”“THE GRAND CANAL OF CHINA”字样,及大运河遗产标志和大运河(浙江段)遗产标志,并配有中国大运河地图。碑身背面主要刻有大运河遗产标志、大运河(浙江段)遗产标志、各遗产点中英文介绍及其周边区域环境。

  四处申遗展示馆全面开放

  喜欢运河的人还可以去申遗展示馆逛逛,目前四处申遗展示馆已经全部开放了。

  京杭运河博物馆第三展厅:介绍京杭运河(杭州段)遗产分布和京杭运河历史沿革,详细介绍了富义仓、拱宸桥和桥西历史街区3处遗产点的历史沿革、整修日志。并配有视频、动画,生动展示3处遗产点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凤山水城门展示馆:介绍凤山水城门的由来、历史变迁。

  西兴过塘行码头展示馆:介绍西兴驿和永兴闸的历史和年代变迁。收藏了明朝和清朝年间的民间古玩和文物。

  广济桥展示馆:沙盘模型向参观者展示了广济桥的上百年历史文化底蕴,视频影像再现了明、清年间塘栖的繁华景象。

 

  中国大运河(杭州段)申遗点段

  中国大运河(杭州段)首批申遗点段共有11个,包含6个遗产点、5段河道。它们分别是:凤山水城门遗址、富义仓、桥西历史街区、西兴过塘行码头、拱宸桥、广济桥、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余杭塘栖——杭州坝子桥、江浙省界——杭州市坝子桥段的杭州塘、上塘河)、杭州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主线。

  富义仓:位于京杭大运河主航道与胜利河交汇处,初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竣工于光绪十年(1884年)。它与北京的南新仓并称为“天下粮仓”,有“北有南新仓,南有富义仓”之说。民国时期,改为浙江省第三积谷仓,短时做过国民党军用仓库。是杭州现存唯一的一个古粮仓。

  凤山水城门遗址:位于中山南路与中河路交会处,东西向横跨中河。中河在历史上是沟通钱塘江与江南运河的城内运河。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张士诚重筑杭州城,设旱门十、水门五,凤山水城门即五水门之一。凤山水城门是杭州古代五水门中唯一尚存的一座,具有历史地标作用,是研究杭州城池变迁的坐标。杭州段运河河道线型、尺度及驳岸等因城市变迁和航运发展而改变,唯凤山水城门下近二十米的河道保留元明时期原状,十分可贵。

  桥西历史街区:位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主航道西岸,拱宸桥西侧,是清朝、民国以来的沿运河古镇民居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带,也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历史遗存较为集中的区域。

  西兴过塘行码头:位于西兴老街官河沿岸,浙东运河的端头。数百年来,浙东地区的粮食、棉花、丝绸、盐酒和山货在西兴过塘,转运到中原各地。西兴码头、河道、永兴闸遗址、浙东运河之头、大城隍庙遗址是浙东入境首个交通枢纽的重要见证。

  拱宸桥:位于杭州大关桥之北,东连丽水路、台州路,西接桥弄街,是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重建,中间几经兴废。

  广济桥:位于杭州市余杭塘栖镇西北,南北向横跨于京杭大运河上,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也是大运河上保存至今规模最大的薄墩联拱石桥。始建于唐,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清康熙间修缮。南北向,横跨古运河。全长78.7米,面宽5.2米。

  江南运河吴江-嘉兴-杭州段:江南运河,曾称江南河、浙西运河,为京杭运河的南段。北起江苏镇江,绕太湖东岸达江苏苏州,南至浙江杭州。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3世纪),因长江—钱塘江之间地势低平,河湖密集,已出现沟通河湖的运河。后经历代开凿、疏浚,江南运河初具规模。隋炀帝大业六年(610年)重新疏凿和拓宽长江以南运河古道,形成今江南运河。

  杭州中河-龙山河:江南运河从杭州延伸到钱塘江的一段运河。北宋时,为使钱塘江漕船能进入杭州接通南运河,浚治了这段龙山河,并于入钱塘江处置闸,以防江潮并调节运河水量。

  浙东运河主线:是中国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市滨江区西兴街道,跨曹娥江,经过绍兴市,东至宁波市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运河最初开凿的部分为位于绍兴市境内的山阴故水道,始建于春秋时期。西晋时,会稽内史贺循主持开挖西兴运河,此后与曹娥江以东运河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自西兴至曹娥江的运河又名“萧绍运河”。南宋建都临安,浙东运河成为当时重要的航运河道。

深圳市麦肯卡登标牌材料有限公司    Copyright(c) 2013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园艺园工业区23栋一楼

SHENZHEN MARK GUIDE MATERIAL CO., LTD.